上海科浩CIM:告别数据孤岛,解锁智造价值密码

发布时间:

在半导体和泛半导体等行业制造领域,“设计—生产—质检”三大环节存在数据断层:设计端的BOM、工艺路线存于PLM系统,生产端依赖MES的设备参数与工序进度,质检数据则散落在SPC或人工报表中。这种“数据孤岛”导致设计变更难同步、生产异常难反哺设计、质检缺陷难追溯,最终影响交期、成本与良率。

数据孤岛的三大痛点

面对行业的这种“数据孤岛”, CIM(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)通过PLM—MES—EAP全链路集成,以“数据贯通”为核心破局,通过“数据标准化—接口互联化—业务智能化”的布局实现PLM、MES、质检系统的“数据闭环”,形成“设计、生产、质检”优化全流程”的正向循环。

以上海科浩为某半导体晶圆厂打造的CIM集成方案为例:

STEP O1

数据标准化

统一语言——解决“语义不一致”问题

1

工艺部门牵头,梳理设计、生产、质检的关键参数,定义全局数据字典(统一命名规则、单位等),明确参数关联逻辑。

2

通过主数据管理(MDM)将PLM的“设计BOM”转为生产“制造BOM”,自动关联设备工艺参数模板。如,设计端变更芯片引脚间距时,MDM同步更新MES工艺参数表,避免人工传递错误。

STEP 02

接口互联化

打通系统神经——通过API+工业物联网实现实时交互

1

PLM→MES:PLM完成工艺SOP审批后,通过RESTful API自动触发MES工单下发,同步传递设计BOM、检验标准;MES反向调用PLM版本校验接口,确保参数最新(如避免作废程序)。

2

MES→PLM:MES通过OPC UA协议采集设备状态,异常数据推送PLM,触发“设计预警”(如检查物料公差)。

3

质检全链路QMS通过IIoT网关接入检测设备,实时采集缺陷数据并关联设计BOM、生产设备等信息,支持全局追溯

STEP 03

业务智能化

激活“智能决策”——通过AI与大数据分析驱动优化

1

设计端:基于生产数据优化DFM(可制造性设计),如系统提示引脚间距<0.2mm时选0.08mm焊线,不良率降15%”。

2

生产端:上海科浩MES集成AI算法,可实时分析质检数据(如CPK值)自动调整工艺参数

3

质检端:关联设计-生产-质检数据构建缺陷预测模型

实践价值:从“数据贯通”到“制造升级”

CIM集成推动企业从“经验驱动”转向“数据驱动”,核心价值显著,以上海科浩的实际市场应用为例:

01 效率提升

湖北某半导体厂实施后,工艺参数传递时间从“2天”缩短至“5分钟”,生产准备周期减少30%;

02 成本降低:

安徽某半导体企业通过缺陷预测模型,质检人力成本下降25%,返工损失减少40%;

03 良率突破

良率突破:上海某芯片代工厂,通过设计—生产数据联动,关键工序良率从92%提升至95.5%。

CIM集成的本质是“制造知识的数字化重构”

打通“设计-生产-质检”数据孤岛,本质是将企业积累的制造经验(转化为可计算、可复用的数字资产。上海科浩的实践证明,CIM系统的全链路集成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制造企业从“经验驱动”转向“数据驱动”的关键抓手。随着数字孪生、AI大模型的深度融合,CIM系统将进一步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,推动制造业进入全局智能时代。




上海科浩

专注制造业信息化 / 提供系统解决方案

上海科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秉承"勇于创新,追求卓越"的经营理念,以“服务制造,协同共赢"为宗旨,形成了以CIM产品线、视觉产品线、工业自动化产品线为主的业务体系,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制造业信息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
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,公司主导落地了多个大型自动化软件系统的方案及实施。


更多新闻
    暂无信息
制造业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
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
Copyright © 2024 上海科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. 备案号沪ICP备2024053814号